江西与安徽接壤,在历史文化风情等很多方面都相近相似相通,但安徽省会城市的媒体却在背后“突放了一支冷箭”,令江西民间感觉“”,遂纷纷发声发文奋力回击,对《合肥日报》进行义正辞严地批驳、怒斥甚至声讨,颇有“
A.没有红色江西的牺牲和奉献,就没有今日大上海的繁华盛世的烟华,更不会有安徽合肥的大发展;B.拿一个内地六线的小县城去与国际一线大都市作比较,非蠢即坏,居心明显不良;C.江西人吃苦耐劳、勇敢坚忍,富有牺牲精神和无穷的创造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江西必有更大的作为;D.安徽没有资格,合肥更没有资格点评兄弟省份,安徽自己的辛酸和苦难历史更值得自己好好地反思
更有网友以翔实的数据作为论据,来论证江西其实并不比安徽落后或穷困多少。更用数据证实,合肥作为安徽举全省之力“喂大”的省会,靠大肆吸食省内兄弟城市的血而崛起的城市,完全没有资格评点江西的一个小县城,尤其是站在某种“站着说话不腰痛”的高点之上评头论足。该报编辑作者的“双标”和“选择性失忆”让人感到既愤怒又恶心!
《合肥日报》确实有“咸吃萝卜淡操心”之嫌,作为一家市级媒体,无原则的类比拉低了自家的认知底线。但我认为江西的网友也不必因此大动肝火,更没有必要反唇相讥甚至攻击对方,“你伤害了我,我一笑而过”有何不可(何况,这也算不上伤害)?
江西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过巨大的牺牲和贡献,这是事实;江西与周边省份的差距仍比较大、很多城镇仍比较贫穷落后欠发达,这是事实;就疫情防控而言,江西的六线小城镇与国际大都市相比较肯定在管理措施和应对预案上“技不如人”,这也是事实。
上饶铅山县发生新冠疫情后,全县街道的红绿灯一律变红灯,个人愚见的确给外界营造了“草木皆兵、如临大敌”认知错觉,有“过度防疫”之嫌。但这种措施方案,人们都知道只是临时的、应急的手段,“非常之期非常之策”嘛,老百姓也能够理解和接受。毕竟比起来势汹汹的疫情灾难,短暂的出行交通受阻受限根本算不了什么。——人,总要懂得取舍。
同样,江西欠发达的局面仍然会在一定的时间内存在,要迎头赶上的压力不小。所以,我们是否选择尊重现实、正视现实、埋头苦干呢?还是选择为赢得所谓的面子与别人打嘴仗喋喋不休地争论下去?
有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你即使做得再好,也会有人指责批评你;你怎么做,都会受到各方的指指点点。
与其跟指责你的人辩解、论争你来我往大打嘴仗,不如做自己该做的事、走自己应走的路。也许,我们在停下争论、脚踏实地躬腰前行的一段时间,就能收获进步和成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让质疑甚至羞辱你的人羞愧难当。
能让批评者自觉闭嘴的,从来不是犀利的嘴仗,而是自身的成色和实力!有实力,自然有魅力,八方赞颂、四方来仪,巴结你都来不及。
江西同胞们!正视问题、停止争论、大干快干吧,这才是赢得尊重、理解和认同的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