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闾葂见季彻曰①:“鲁君谓葂也曰:请受教。辞不获命②,既已告矣,未知中否③,请尝荐之④。吾谓鲁君曰:必服恭俭⑤,拔出公忠之属而无阿私⑥,民孰敢不辑⑦!”季彻局局然笑曰⑧:“若夫子之言,于帝王之德犹螳蜋之怒臂以当车轶⑨,则必不胜任矣。且若是,则其自为处危⑩,其观台(11),多物将往,投迹者众。”
将闾葂覤覤然惊曰(12);“葂也汒若于夫子之所言矣(13)。虽然,愿先生之言其风也(14)。”季彻曰:“大圣之治天下也,摇荡民心(15),使之成教易俗(16),举灭其贼心而皆进其独志(17),若性之自为,而民不知其所由然(18)。若然者,岂兄尧舜之教民(19),溟涬然弟之哉(20)?欲同乎德而心居矣(21)。”
③中(zhng)否:行还是不行,说对了还是没说对。今天方言中还有这种表达法。
⑨轶(zh):通作“辙”,车轮印。“车轶”这里代指车轮。
(11)观(gun)台:宫廷前面的观楼和高台。本句断句历来颇多分歧,这里未从旧注。
(19)兄:这里用如动词并具有意谓性含意,相当于尊崇、重视、看重的意思。
(20)溟涬(xng)然:元气未分时浑浑沌沌的样子。弟:用法跟上句之“兄”字相同,意义与“兄”相反。
将闾葂拜见季彻说:“鲁国国君对我说:请让我接受你的指教。我一再推辞可是鲁君却不答应,我已经对他说了,不知道对还是不对,请让我试着说给你听。我对鲁国国君说:你必须躬身实行恭敬和节俭,选拔出公正、忠诚的臣子管理政务而没有偏护与私心,这样百姓谁敢不和睦!”季彻听了后俯身大笑说:“像你说的这些话,对于帝王的准则,恐怕就像是螳螂奋起臂膀企图阻挡车轮一样,必定不能胜任。况且像这样,那一定会把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就像那高高的观楼和亭台,众多事物必将归往,投向那里的人也必然很多。”
将闾葂吃惊地说:“我对于先生的谈话实在感到茫然。虽然这样,还是希望先生谈谈大概。”季彻说:“伟大的圣人治理天下,让民心纵放自由不受拘束,使他们在教化方面各有所成,在陋习方面各有所改,完全消除伤害他人的用心而增进自我教化的思想,就像本性在驱使他们活动,而人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像这样,难道还用得着尊崇尧舜对人民的教化,而看轻浑沌不分的状态吗?希望能同于天然自得而心境安定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