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笔者愚钝,原本以为「错换人生28年」离奇又狗血的剧情终于要迎来大结局,热度会逐渐降低,直至消失清零,让原本平静的生活重新恢复平静。不料近日此事又急剧升温,全国媒体和民众又把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当事人(主要是许敏女士)的身上。
许敏女士夫妻携亲生儿子郭威一家人起诉河南大学淮河医院“侵权案”在推迟两个月后,5月8日终于在开封市鼓楼区法院开庭。
据赶到现场追踪的媒体介绍,庭审只进行了不到一个钟,因为许女士临时增加诉讼请求、并追加姚策的生母杜女士为被告人而中止,庭审成功地吸引亿万国人和全网的关注。
其实,这不过是一件公民之间的普通民事诉讼,许女士作为原告方,只是行使法律赋予她的诉讼权、捍卫当事人的权利而已。但是有网民却意外高潮,尤其是听到将杜女士追加为被告而嗨翻,认为杜女士的报应来了。
你都不知道她要告(具体诉求)什么,就大义凛然地解读成这是许女士的最后反攻,真是太强大!盲目跟风站队的人,既可笑又可怕!
梳理整个事件,许女士是受害人这早已无可置疑。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网爆和带节奏的加入,她的形象和角色似乎发生变化,她也在无形之中有意无意地透支着人们的善意同情。
而且在大家的鼎力支持下,许女士终于正大光明地做成了“网红”,连带她的儿子、儿媳和两个小孙子,全家都“网红”了(此处应该有欢呼声)。
许女士说什么都有理,人们无条件支持声援,有人质疑便被骂得狗血淋头;杜女士一方只要发声便遭铺天盖地的辱骂怒斥……
「以追查真相之名」为始,开动舆论的力量,换取最广泛的同情和支持;如今转变策略,放弃对真相的追查,以天价索赔为终。
她以母亲而且是受伤的母亲的身份,向公众说了多少真话、多少假话,或许只有她自己知道。
当她开出800万的天价筹码,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注脚,一切言语都显得苍白无力。但一切的因果善恶也都会到来,挡都挡不住,只是或早或晚的问题。
「我受害,我有理」——这是一部分同胞的真实心态,因为“金钱第一,利益至上”,什么都可以被折算、被标价。
不能说她这样不对,她即使索赔8000万也有她的道理,也能博得满堂喝彩。所谓“天生我「财」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切都非常值得。因为赔偿才是最终、最硬核的硬道理。
当同为江西人的张玉环「蒙冤服刑」27年后被宣布无罪释放、国家赔偿也仅为496万元时,人们就有理由怀疑她的动机,以及背后牵扯的利益。
释义:面具—本义是指用来遮掩面目的器具,有贬义的含义。此处为中性词,没有具体的特指。